莆田牙先生微光成炬火,志愿红实践扬新风
发布时间:2023-12-06

  让人念念不忘的,还是莆田的冬天:你在北方的寒夜里,大雪纷飞;我在南方的艳阳里,四季如春。这座沿海小城天高云淡,闲适安逸。莆田龙桥街道太平社区,到处可见四季常绿,生机盎然。2023年12月5日清晨,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,当天空还是一丝微红的晨曦,太平社区已经被一抹鲜艳的志愿红点燃了。
  

 

  微光成炬火,莘莘志愿情。福建省爱牙工程携手莆田牙先生口腔,走进莆田龙桥街道太平社区,开展口腔公益普查活动。为了本次活动,莆田牙先生口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特意开着义诊车到现场,方便居民们当场进行口腔检查。莆田牙先生口腔的公益举措,得到城厢区委宣传部、城厢区委文明办、城厢区红十字会、城厢区民政局、龙桥街道太平社区党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。
 

 

  定期洗牙和龈下刮治
 

  张大妈一大早,就来到活动现场。自从50岁以后,张大妈的牙齿大不如前,稍微硬点的食物,牙齿都咬不动。牙龈萎缩、齿缝增大,平时吃饭塞牙,而且牙齿对酸冷寒凉的食物,十分敏感,只要吃上一口,必然刺激得疼痛难忍。口腔一上火,牙齿该疼还是疼,更糟糕的是,现在嘴里的两颗大牙,吃东西越来越费劲,平常吃饭,也只能吃点软面条喝粥。

  张大妈走进义诊车,躺在牙椅上,经检查发现,原来她的牙周炎非常严重,导致牙齿松动。是松动了。牙先生专家表示:牙周炎到了这种情况,已经是重度了,牙齿松动下来,会越来越严重,如果不想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,还是及时去医院就诊,可以定期洗牙和龈下刮治。

 

  选择更安全修复技术
 

  虽然艳阳高照,但在义诊车前、排队等候检查的老人热情不减。67岁的王大娘,就是其中一个。王大娘50多岁时,牙就掉光了,一直戴挂钩假牙,挺难受的,除了吃饭,她都摘了不戴。后来陆续出现牙痛、口臭、牙结石、牙松动等,就觉得年纪大了都这样,一直拖着没治疗。

  面对牙先生专家,王大娘开始诉苦:这些年,自己的后槽牙陆陆续续掉了好几颗,旁边的牙也慢慢松了,吃饭基本都是稀饭面汤,硬一点的东西咬不动,整个人越来越瘦,太遭罪了。幸亏女儿孝顺,陪了她去两次医院,第一次拍了个片,医生看了直接让拔牙,拔牙后配挂钩假牙,被王大娘拒绝;第二次做了牙周炎治疗,就回来了。

  经检查,牙先生专家发现:王大娘的口腔情况,确实很糟糕,上门牙往外伸出来,嘴里其他牙要么掉了,要么松了,有些牙烂了,只剩牙根,还有严重的牙周炎。经过一番简单的处理,牙先生专家为她讲解老年人的牙齿特点和修复误区:中老年人松牙多、有残根、缺失多,大多都有慢性疾病,拔牙有一定风险,修复难度比较大,一般传统的拔牙种牙修复,并不适合中老年人,可以选择更安全的修复技术,帮助老人保住松牙、对松动牙做固定,烂牙根也不用拔,直接在自己的牙根上镶牙,达到恢复咀嚼的效果。
 

 

  种牙不再纠结“三高”
 

  家住太平社区的李大爷,今年67岁,已经掉了三四颗牙,影响日常进食,心里琢磨要不要去种牙,又担心自己的“三高”问题,怕种牙风险太大,迟迟拖着没去看医生。这不,家门口碰到莆田牙先生口腔的专家们前来义诊,李大爷把自己的疑问一股脑说了出来。

  牙先生专家解释: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的“三高”老人,在种牙前,必须在医生指导下,把身体的各项生化指标,调整到安全范围、适当调整用药,术前一周,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,经过专业医生评估把关,就可以进行种牙。口腔健康对老人的身体健康和长寿意义重大。牙先生专家建议:牙齿缺失的老人,第一时间到院就诊,经专业医生评估,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听了牙先生专家的解释,李大爷如释重负,不再讳疾忌医,决心好好解决自己的牙齿问题。
 

 

  志愿红飘扬太平社区
 

  活动现场,福建省爱牙工程志愿者们,还配合开展了青春无毒,禁毒宣教活动,同时向居民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、急救科普知识、反诈骗反传销知识。现场还推出了尊老助残、一元理发的义剪活动,并为太平社区的居民们举办公益摄影活动。

  福建省爱牙工程负责人表示: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深入,福建省爱牙工程携手莆田牙先生口腔,将在社区的文明创建、口腔卫生普及、社区服务方面,开展常态化的志愿者工作,倡导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传承和发扬向美向善的社会氛围,动员社会各界力量,推广口腔健康知识普及,提高全民的口腔健康意识。